发信人: z9026220205 (LeoGoTi), 信区: AimGraduate
 (Fri Mar 22 00:06:38 2019)

一、    前言
本人是北邮本科土著,信通院通信工程专业,大三末均分排名160左右,加上德育分加权总成绩在190名左右。和保研同学的均分差距主要出现在大一大二。在大三伊始知道自己无望保研,遂决定安心准备考研。一番苦战,现已拟录取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硕。简单分享一点自己的经历,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

二、    关于择专业/择校/劝退
本科的同学大部分都是选择本校信通院,主要在于本土同学确实有身份和知识方面的优势。我选择跨考是出于前两年本科课程学习兴趣不高以及成绩欠优,同时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相关业务课程有较高兴趣,所以决定考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相关专业(软件、网研等)研究生。
选择清华大学,算是经历了一个相对长的过程。北京的选择不外乎清北、北邮、北航等,外省浙大、上交等(计算机的清北浙交)。萌生考清华的想法是因为比较想暂时继续留在北京。算是一开始就在朝着清华努力,不过因为自己本科成绩并不好看,所以早期很多同学老师问的时候,我基本回答是“先准备公共课和学科基础,后面再看复习情况”。到了报名的时候,心里告诉自己“一路都是朝着清华准备过来的,已经无路可退”,遂填报了清华计算机系。
例行劝退:今年招生政策是11个学硕26专硕,其中学硕在校本部,专硕基本是在深圳研究生院,但有可能跟随导师回到本部。清华工学分数线万年单科5-5-8-8,总分310.其中专业课是让初了解者最容易忽视,也是让考生最容易不过线的科目。对于忽视专业课难度的同学,考研群流行一个说法:“让他来考考看”。初试相当于复试的敲门砖,复试中学硕高分被刷去专硕,以及再被专硕刷掉的不算少。今年较让人惋惜是有5人过学硕线最后未在CS录取,以及有初试大佬380+却专业课没过线,以及三战前辈落榜等。且今年调剂政策有变,去年网研为计算机被刷考生提供了十余个调剂名额,还全是学硕。今年调剂(网研、TBSI、软院)基本需要在面试前选择并且放弃原报面试,所以等于少了机会。有想法的同学确须斟酌难度和自己的学习能力。报考前最好能够找到目标院系的前辈咨询相关事宜,做好各种准备。另有劝退,后文再提。

三、    初试
本人初试总分381分,其中政治55,数学一147,英语一84,专业课95,有幸过了学硕线,排名初试第7。名单中最高是408分,是一位北航同学无视专业课难度(136分)所造就。初试仅仅谈个人经历和所用资料,其他资料考研的同学都会逐渐听说。初试过学硕线24人,面试名单总共76人,其中有6人是有政策扶持(强军计划等),不算在名额内。初试准备的时间分配会在后文附上。
劝退:复试录取比大概1:1.8,虽比去年稍好,但仍是很残酷。
1.    政治
100=单选16*1+多选17*2+主观题5*10.
政治学科我在几个研友中算是用时最多的,但最后分数最低。个人认为政治的背诵非常重要,同时备考期间了解时事政治会有用处。北京的政治主观题会压分数应该确有其事,但55分的成绩只能说是本人方法不佳,仅稍作参考。
前期(8月开始)精讲精练学习一天10页左右,然后1000题选择题,稍晚开始看形势与政策,1000题二刷,风中劲草,最后肖八(选择题做,大题看)肖四(背诵),徐涛小黄书部分背诵。
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1000题》、《肖八》、《肖四》、《风中劲草》、徐涛《冲刺背诵笔记》、徐涛《考研政治预测必备20题》。未看任何视频课程。
2.    数学一
150=选择10*5+填空5*5+大题75.
按照大小年来说,今年数学难度应该更简单(小年),总体难度是低于18年的。3分扣分来源于矩阵计算偏差(过程分应该是拿到了)。
我本人本科数学并不好,其中数分上80+,数分下和线代都是70+。复习从3月开始,但其实效率不高,7月开始全面复习时又从头开始了。真题差不多是最后40天开始的,一天一套定时做,平均分在140左右,最后考试做题卡住,所幸最后解出,比较符合做真题的水平。个人认为对知识的理解比较重要,比如微分的几何意义、矩阵和向量乘法的“加权”理解、概率密度和离散概率的联系与差别等。学习经历让我认为,数学还是“套路子”比较多,复习的同学须放平心态,勿被本科数学成绩压倒或被知识量吓住。
第一轮:张宇高数18讲+概率9讲书+视频,李永乐线性代数视频+讲义。
第二轮:张宇提高班(高数+概率),矩阵未看。1000题刷了一遍,闭关修练做了30题,高数的数一专场看了数遍。
第三轮:查漏补缺,真题87年-18年,张宇8+4总共做了三套,超越考研模拟卷做了两套。
资料:张宇《高等数学18讲》、《概率论9讲》、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张宇《闭关修炼180题》(18年版,19是100题)、《题源探析1000题》,配合有张宇36讲视频,李永乐线代视频和张宇提高班视频。
3.    英语一
100=完型20*0.5+阅读理解20*2+新题型10+英译汉*10+大作文20+小作文10.
英语算是开始的最早的科目,但也就是在考研前一年(2017.12)开始使用手机APP背单词,每天50个。全面复习后逐渐加量,最高200一天。到后期(考前一个月)几乎是复习以前的单词,未再加新量。词汇量直接决定很多文段你能否理解,私以为背单词定有裨益。英语花时间比重不多,开始练习时会每天做一两道阅读,后面加到四道(真题数量)一天。最后一个月每天有练一篇字帖,大概15分钟,笔迹确实有所提升。作文需要背诵+练笔,考前一月余开始足矣。后期做真题,成绩是逐渐提高并趋于稳定的。(吐槽一句,英语试卷的排版很反人类,我所使用的真题即是按照考场试卷排版)一开始做真题可能选择题就错20+,直接怀疑有没有复习。后面的最低有错4分的一套卷子,考研卷估分客观题扣分6-10分。英语“得阅读者得天下”,练习时需要注重文章的理解方法等,并稍微注意一些题目中的坑。
资料:张剑及其团队的《阅读理解150》、真题,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高分字帖》。
4.    专业课
150=数据结构70+操作系统30+组成原理30+计网20.
专业课不同学校有不同考法,清华是912,其他有北邮803、北航961、北大信科801(不是通原=。=)、统考408(浙江大学等)。考察科目基本是一致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组成原理、计网。我本人在本科阶段有学数据结构和计网,但是最后基本也是从零开始。我自认为专业课上投入的时间是不足的,考场上连蒙带猜做完了竟然还自我感觉良好?
清华912从来不指定参考书目,信息不透明带来的备考难度极大,大多数考生仅以过线为目标。计算机考研流行的王道书可以用作打基础(对真的只是打基础)。
a.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至少需要学习邓俊辉的数据结构全书,可以适当配合其配套习题集。今年的试卷依然很有邓书的感觉,且对于邓书有道是“按照摩天大楼的目标去打地基”,学罢定有收获,所以备考不可落下。学习时可配合学堂在线的视频课程(BT有下载,13年的但是和最新的一样)。做912真题会感觉和408、803等难度完全不在一个级别。912的数据结构会考很多高级数据结构,比如红黑树、伸展树等,需要反复揣摩理解(甚至自己码代码)。70分中题型丰富,有选择、判断、简答、算法。今年的算法题是树,个人认为算是放了一手水。
b.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一个知识结合度相当高的科目,需要DS、汇编、组成原理等方面的基础。912历来都会考察一道清华自主开发的教学用OS-μcore的代码题(6分),今年的也算是放了一手,把代码翻译过来就能做出来的感觉?其网课(由清华大学向勇、陈渝授课)时间较长,其中半数是实验部分,被我跳过了。复习时可根据自己时间决定是否花时间练习μcore实验,实验本身质量绝对不差。OS这门科目是可以主要参考王道的,因为能把大黑书学完吃透的毕竟是少数……
c.    组成原理
组成原理的学习最开始让我很痛苦,随后发现和本科所学微机原理有交叉的部分,所以感觉复习压力小了很多。我复习时使用唐朔飞编著的课本搭配王道和黑书,并学习了哈工大CS的网课。组成原理也很需要综合理解,个人建议黑书CPU及之前的部分一定要看,还有时间可以继续往后。
d.    计算机网络
计网这门课我本科成绩良好,且本科课程经常会提到七层模型,所以基础还算扎实,复习时仅仅使用了王道。由于分数较少,计网属于可以花不多时间拿到“签到分”的科目,其他科目学习吃力的同学可以考虑适度调整计网安排。
王道真题和模拟题我并没有多做,因为其出题风格和难度是符合408的,对备考用处不大。
资料:王道复习全书4本、邓俊辉《数据结构C++》及习题集、汤小丹等《计算机操作系统》、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现代操作系统》(黑书)、《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黑书)、学堂在线《数据结构》(邓俊辉)、《操作系统》(向勇、陈渝)、中国大学MOOC《计算机组成原理》(刘宏伟)。

四、    复试
复试名单按照初试成绩划出,基本是从高到低三个分数线:A(今年362)B(341)C(322),过A且原报学硕的参加学硕面试,原报学硕但过B者可以参加专业硕士面试,报专硕且过C线可以参加专硕面试。
亮剑群里进复试的群友无不大佬装弱,萌新潜水,个人认为保持谦卑平和的态度对于复试十分重要,因为从来没有复试稳了的说法。
复试分为三个部分:笔试(100分)+机试(300*1/3=100分)+面试(300分)。笔试和机试一般在面试前一天考,面试时老师会有机试成绩单,笔试成绩不清楚。其中面试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不论是从分数还是说直接决定录取与否而言。今年的安排出了点变故,在14日早进行资格审核后,原定于下午一点开始的机试,因机房故障推迟到两点半;原定于晚上7点开始的笔试推迟到8点。资格审核临时说可以准备PPT(往年会短信通知是否需要准备),于是当天我考完笔试后,回酒店洗了个澡,极其疲惫地开始写PPT。这里提醒参加复试的同学,建议提前备好PPT,不必太多,因为需要留时间给老师提问,个人认为控制在10页以内,5~8页为佳。
1.    资格审核
资格审核所需要的材料会在复试通知中一块公布,然后会给一个更加详细的复试通知(里面写上了复试的相关时间和房间号)。建议早到进行审核,可以留足时间调整准备下面的考试。
2.    机试
机试满分300分,折合后100分。过程可以携带纸质资料。前半个小时熟悉开发环境,后四个小时(以OJ时间为准)进行答题。会有三道题目,全部由清华大学算协提供。今年对大部分考生要求使用Linux操作系统,只有少数实在没法安排的考生会准许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其中的IDE大概是eclipse、vs code、code block,还有些其他的(我没用过所以记不着了)。IDE使用体验远不及在自己电脑上的体验,有些甚至不会有代码联想功能。另外,使用Java语言的同学需要熟练掌握常用包名和路径,因为IDE不会告诉你……
本人今年机试发挥较差。第一题就是纯粹的暴力统计,给一串制定位数的数字,统计某一顺位的数字的众数,基本是会语法就能拿到满分。我在30分钟时提交第一题代码并且一次AC。
第二题考察高精度,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使用Java的同学背记包、类路径,因为你如果知道BigInteger这个东西(我大四课程里还改过这个类),那么高精度题目就不用你来写操作框架了。题目描述很简单,就是n=a^m(全部为整数,但是标准输入的数字串可能非常长,比如lgn<=7x10^4,所以高精度是必须的),给定n,m然后求a。没有高精度最多完成第一个子任务(10分)。
第三题考察关键路径算法。说来神奇,这个算法在数据结构、离散数学和考研复习都有涉及,本以为自己门儿清,结果写的时候连建立图都做不利索。这也说明了对于一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有时是胜过简单的动笔答题的。
最后两个小时我基本就在第二三题中切换想办法完成子任务,然而失败了。坐我旁边的哥们第二题拿到了70分,看到后我觉得很慌……本次最高分听说是270分,实在让人佩服。
3.    笔试
笔试科目取决于你原报时候所选择的方向。我填报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对应的笔试科目是人工智能、数字信号处理和多媒体技术(三选二)。从往年经验看,大部分考生(包括我)选择的是人工智能和多媒体技术,主要在于王道论坛的回忆丰富,且可以发现题目大同小异,备考难度较低。
劝退:今年出了变动,原报学硕但未到学硕线(前文A),而到了调专线(B)的同学,在考前两天接到了电话说复试会调整考察科目……(复试通知写的是必须参加原报方向的笔试)。有些同学突击学习编译原理,叫苦不迭。个人理解中编译原理并不是能够两天速成的科目,所以就算考研同学决定报清华,也请斟酌填报学硕与否。
a.    人工智能
我的笔试准备没有用任何教材。人工智能这科,我在清华的一个github io上学习了基础知识,然后就是刷题和一些背诵。今年的题目有三道:第一题考察归结反演和修改证明树得出答案(原题,15分);第二题考察A算法(原题,数据可能不一样,20分);第三题考察神经元的相关知识(印象中是激活函数,损失函数等内容),这部分我没有学习到,网站的讲义也没有,所以干脆的放弃了这道题。
b.    多媒体技术
这个科目索性没有专门学习,基本是背诵。第一题:简述多媒体技术的定义、特性,并列举5种多媒体技术(原题,10分);第二题:简述DPCM技术(原题,10分);第三题:简述JPEG压缩编码流程,失真发生在哪个环节(原题,10分);第四题:哈夫曼编码(基本是通信工程同学有手就会的,原题,10分);第五题:查全率和查准率概念,颜色直方图原理,给两幅图片求直方图相似度(原题,10分)。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最后的两张黑白图片,题目告诉你分辨率是10x10,然后这个图……对左侧就是8个竖条!等宽!不是我用最骄傲的画图工具画错了!就是8条……我感觉是题目有误,但是还是当做百分之五十的黑色和白色把题做了……如果对知识的理解有误恳请指正。
机试和笔试的成绩最后应该是作为复试综合(200分)进行公布。
4.    面试
重中之重!重中之重!重中之重!
很神奇的是今年面试并没有严格按照初始成绩进行,我被排在了第二个。可怜我凌晨3点才写完PPT睡觉,6点就起来练习PPT演讲,八点半开始面试。面试分为综合面试(20分)和专业面试(80分),最后乘以3加到总评。今年面试志愿者中有个是北邮保研过去的学姐,目前研三且已经拿到Google offer,却还伙同另一个学长看着我的简历进行吹嘘(我不要面子的?)。他们说我看上去一点也不紧张,殊不知其实我也慌得不行,不过在闲聊中还是稍微放松了一点。
面试会严格规定时间,时间紧张的话老师会提醒。综合面试8分钟,专业面试12分钟,时间安排全部具体到分钟数打在表格上公布出来了。后一天专硕面试的同学较多,时间有所缩短。
劝退:老生常谈,面试时老师无非最关心你的相关项目和科研经历,然后可能是你的性格等等。请避免开“空头支票”。
a.    综合面试
据说往年的综合面试环节是由学长学姐来面,今年换成了三位老师,有一位全程记录,一位问一位边问边记。面试全程会进行录音。准备的英语自我介绍没有用上(这条消息仅做参考)。用中文自我介绍后,老师发问并且让念了一篇期刊文献摘要,并简述讲了什么,我大概回答了“神经网络,机器学习,训练相关的东西”。念的过程中忘了读括号里的了,被老师小吐槽了一下。
问的问题大概是:“你似乎很强调你是个跨考生,那么你觉得你和计算机系的同学差距在哪”,“有考托福雅思之类的么”,回答否定过后变成“那么四六级呢”,“社团工作做了些什么”。可能有些其他问题,印象不深记不清了。老师最后还安慰我了两句,说“你们北邮来这里的挺多的,都挺不错的感觉”。总体感觉问问题的两个老师都非常平和友善,综面感觉良好。
b.    专业面试
专业面试排场就大了。考生需要准备15份左右的自述和简历等(自述好像没用上?老师应该没时间看)地点是一个比较宽敞的大教室,会有个小的演讲台(挡住躯干那种)。考生在台上进行PPT(如有)展示,随后老师发问。全程会进行录像,并且禁止老师进行交流、接电话等。不得不说这个场面很考验心理素质,反正我在讲的时候感觉左边脸上在抽抽……
我准备的PPT有8页,但还是太多了,期间老师两次提醒我注意时间,所以后面有的不重要的(比如个人爱好)就直接跳过了。老师的发问涉及方方面面,老师会有各种姿态:有的会板着脸,有的会微笑,有的全程看简历自述。我甚至感觉我听到了一句“不喜欢……”。
答问大概如下:“你是否愿意服从调剂到不是你原报的方向”,“GPA排名多少(我没有写在简历上,菜)”,“为什么离散数学免修”,“你说你之前经历了一段思想低潮期,可以展开么”,“你高中是哪个学校的”,“我看你项目经历写了挺多的,你愿意在研究生阶段做项目吗”,“你在轮滑社里的技术部做了些什么(老师可能误会技术部的含义了)”,大概这些。可以发现大多数问题都是和简历相关的,所以简历上写的东西请务必保证有话可说。个人认为有意向的同学,需要保证至少有一两个拿得出手的项目或者论文,项目与科研经历不能为零(如果是这样,你可能在写资格审核用的自述时,就因为不知道写什么而慌了)。
庆幸的是并没有被问到让我卡壳的问题,虽然那一句“不喜欢”让我心态小凉,不过走出去的一瞬间,感觉一切有可能就告一段落了,还是有点释然。向学长告知面试结束,学长回复“今晚或明天第一句,学长,我被录了!”。然鹅我没看见……
5.    等结果
复试结束后,最多剩下体检环节了。对于面第一天学硕的同学来说,面完就是焦急的等待,且不能完全松懈下来,因为如果上了不录取名单,还需要准备第二天的专硕面试。复试通知写明,如果学硕未录取会在当天进行电话通知(以让考生继续准备第二天的专硕面试)。我想着反正酒店也就订了一天,而且到时候肯定有人发公告板上的名单,所以回酒店睡到近午,就回学校吃了个饭,然后回宿舍继续睡了过去。
巧合的是,下午四点左右我自然醒来,随后就接到了一通电话,显示010……当时心凉了一大截。忐忑接通电话,老师告知我因为我上午面试顺序靠前,有个服从调剂方向和调剂专硕的意向承诺书没有填,让我过去一趟。这是那天第一次颤抖……于是我飞快穿衣,打了个滴滴过去了。五点过弄完,心想既然又来了,不如等到结果了再回去。招办老师告诉我晚上出,我也不好意思问具体时间,就去了清华东南门外的一家肯德基坐下,开始漫长等待。计划是7点过去看一下,没结果就8点去,再不行9点,再没我就回去了……七点半正和朋友说在焦急等结果,心念一闪打开QQ,发现老哥们发了一张图,模模糊糊看着带网格,显然是未录取名单。那是当天第二次颤抖……点开图,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看,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
拿上手机就冲了出去,整个人都在颤抖,加上外面风大,我把耳机塞在领口里给爸打了个电话,他听了好久说感觉我没有声音,以为我第一天凉了。我把耳机拿出来告诉他结果,他一再问了一些公布的细节,终于是罕见的在电话里大声的赞扬了出来……随后就是跟一些亲人和亲近的朋友报信……走了两个公交站走到五道口购物中心,才冷静下来上了公交车回学校。

五、    历程
不得不说心态太重要。最开始报名一点底气没有,所以逃避“报名哪个学校”这个问题。自己买了912的复习资料,加上一些学长赠送的资料,开始逐渐复习。同学问都是“不知道”,家人问都是“没确定”。有次去理发,洗头小哥问,我直接“‘虚空’本校”,把同行的也是跨考的同学逗乐了。最后报名的时候告诉自己:准备都准备到这里来了,也无路可退了,冲吧。所以预报名就填表缴费了,后面复习感觉安定了很多。
暑假的时候,经历了智齿发炎。校医院医生看了一眼就给开了转院单,然后北医三院一大早去排队没有挂到专家号……挂了个普通号,医生说排号要一个月之后?我心想这么久谁顶得住啊,于是以此为契机回家去拔了。用时14天,全程无学习,直接导致回学校时怀疑人生。彼时有个偶尔来实验室的老师还吐槽我(当时才吃了午饭,在玩文明6被抓住了),说别人每天都学习呢还不一定考得上,你这不厉害更得加把劲……很怀疑他真的是为了鼓励我学习吗?还好随后迅速的调整回了复习状态,回到正轨后也就不怎么想起浪费的这两个星期了。
越是接近初试的时候,失眠越是严重,开始隔一天的样子用褪黑素辅助睡眠。明明八字还没一撇,却经常想到复试会被问什么,还会感觉自己菜,觉得哪怕初试第一名老师也不会要,更何况专业课还是现学的……和一个同学每天定时去实验室(一个公共实验室,我在那里帮助管理,顺便用一个工位来复习),会经常交流感受释压。心态爆炸真是无数次,好在都挺了过来。
考试那两天也有一些趣闻。坐我前面的哥们旁边有一大叔,第一天直接没来。第二天来了直接问哥们叫什么,问“是不是要400才能上啊”,哥们慌了,说“350左右吧……”。这大叔一看就是来体验氛围的,考专业课前问监考老师能否半个小时就交卷,得到否定回答后还一阵失落……
哥们是BYR,也是电子院(电子真厉害(破音))的同学,我们考号就差1,他也被CS录取。另外已知还有个计院老哥上岸,今年北邮三开花,实在令人欢喜。
得知不录取名单后几天,始终觉得日子过得不真实。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做到了,然后寻思自己真要没学上的话,可能只有毕设不过这一条路了,所以着急忙慌地又投入毕设中。考研群里有同学面试在后面几天的,依然在各种焦急等待。今年网研院直接是很晚都没公布不录取名单,让参加了面试的同学只能自行打电话到招办询问。虽然很多人在复试考场是对手,但彼此却又惺惺相惜。
后来有个哥们知道结果了,强装笑颜说自己心态很好,一个人哭一场就好了。群里的小世界亦是这样阴晴圆缺,何况这290万考研人的大世界呢?
激烈的喜怒哀乐,这一年真是经历和见到了许多。

六、    一些时间(点)
我在复习阶段就有很多关于时间上的问题,不断骚扰学长学姐让我很是惭愧,所以自己复习时有作一些记录,给报考同学略作参考。
1.    初试复习
初试准备全面开始于7月,7月中旬开始我用Forest应用记录自己的学习时间并且坚持到了考前。总观几个月下来,前两个月有很多给自己放假一两天的情况,到后面每天学习时间越来越多,到十二月甚至平均11小时一天。算上计时过程中有些无效时间,以及更多有些没有计入的时间(比如在课上做数学……),个人评估大约在六万分钟左右。统计和各个科目时间配比都可以在图中看到。我个人开始得早,但是完全开始并不早,且初期效率远不及后期。建议在专业课复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2.    复试复习
开始于拿到初试成绩过后(2月15日)。不得不说这也是稍晚了,OJ这种练习大可在初试结束后就开始,并且尽量少做水题(比如那种本身难度不大但抠你输出结构的)。笔试准备不用太急,按照近年的情况,一周足矣。同时简历、自述、PPT等尽量提早准备。
3.    时间线
2018年:
3月:开始准备
5月:大创结束
7月6日:期末考试结束,全面复习
10月10日:初试报名
12月22-23日:初试
2019年:
2月15日:查到初试成绩
3月8日:公布复试名单及相关事宜安排
3月14日:资格审查,机试,笔试
3月15日:面试,出结果
3月17日:体检

七、    请收藏
由于有较多超链接格式,这里删去了。链接可在PDF里看到。

八、    总结/致谢
其实一直都没想到写经验贴这上来。某一天定下神来想,算是完成了一件自己都难以相信的事,就当是日记记录一下。
考研全程受到电子院两位学长学姐帮助良多,毕设导师调整毕设安排配合考研,实验室老师提供工位,以及亲人一贯鼓励支持,研友、同学们互相扶持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感恩常在。我也愿意将受到的帮助作为一种力量传递下去,帮助到接下来的战士们。

“考研这个念头,你一旦拿起,这辈子就再也放不下。”    ——论坛看的